丧钟为谁而鸣全诗
原文
《丧钟为谁而鸣》本文是依据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1572-1631)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s or of thine own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1、"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是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下《丧钟为谁而鸣》时最深刻的隐喻,当教堂钟声为逝者敲响,本质上是在为全人类哀悼——每个生命的消逝都在削减世界的完整性,就像海浪冲刷带走一粒沙,整片海岸都在改变。
2、2020年疫情爆发时,武汉封城的消息让全球揪心,但很快人们发现,口罩短缺的意大利医院、呼吸机不足的纽约病房、挤满患者的印度火葬场...这些画面不断验证着多恩的预言,病毒没有国籍,经济危机不分国界,当灾难来临,人类命运早已被无形的丝线缠成死结。
3、历史上最惨痛的教训往往来自"与我无关"的错觉,二战初期欧美国家对犹太人的沉默,最终让战火烧遍整个欧洲;亚马逊雨林持续燃烧时,远在亚洲的人们突然发现呼吸的空气变得浑浊——所有置身事外的幻想,都会变成直扑面门的火星。
4、佛教讲"同体大悲",儒家说"仁者爱人",现代社会学提出"风险共同体"。这些跨越时空的智慧都在重复同一个真相:他人的伤口终将成为我们的软肋,当叙利亚难民儿童溺亡在地中海,本质上是整个现代文明的溺水。
5、所以别再问丧钟为谁而鸣。它此刻可能为远方战壕里的士兵而响,为热带风暴中的灾民而鸣,但终将在某天,成为照进我们生活的刺眼阳光,拯救世界从来不是超级英雄的专利,而是每个普通人伸出手就能触碰到的生存本能。
相关问题解答
1、"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这句诗到底啥意思?
这其实是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的名句,出自他的《沉思录》,大意是说:人类是一个整体,任何人的死亡都和你有关,就像教堂的钟声是为所有人而鸣,后来海明威还用它当小说书名呢!简单讲就是“别觉得别人的苦难和你无关”。
2、《丧钟为谁而鸣》全诗在哪里能读到?
严格来说它不是一首独立的长诗,而是约翰·多恩散文作品《紧急时刻的祷告》里的一段话,网上搜“John Donne No man is an island”就能找到英文原文,中文翻译版本很多,推荐查查杨绛或李敖的译本,语言特别有力量!
3、海明威的小说和这首诗有啥关系?
海明威老哥直接把这句诗当书名啦!小说讲的是西班牙内战,主角罗伯特·乔丹为反法西斯战斗的故事,书名就是在呼应诗里的主题——个人的牺牲和全人类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战争中没有旁观者。
4、为什么现在还有人提这首诗?
因为太适合形容“共情”和“命运共同体”了!比如疫情时有人引用它呼吁互助,社会事件里也有人用它反对冷漠,毕竟三百多年前的诗还能戳中现代人,说明多恩老爷子看得透啊!(手动狗头)
(回答结合了诗歌背景、文学影响和现代解读,口语化但保留了关键信息~)
本文来自作者[月冷波]投稿,不代表金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oumedia.cn/wiki/202504-146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锋号的签约作者“月冷波”
本文概览:丧钟为谁而鸣全诗原文《丧钟为谁而鸣》本文是依据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1572-1631)No man is an island,entire of itsel...
文章不错《丧钟为谁而鸣全诗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