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回答顺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先进》篇的一篇,记录了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的对话。在对话中,孔子首先发言,他提醒四位弟子:“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些,(可)不要因为我年长些就不敢讲话呀。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会怎么做呢?”
接着,依次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进行回答。 其中,孔子对于曾皙的回答表达出了最为强烈的赞同。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高中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什么子路用字
在这篇课文里面,应该是这四个弟子都是用的字孔子称呼的,都是他们的字,比如说求,比如说赤,一般人物的字就是由长辈或者是地位比较珍贵的人称呼晚辈的
相关知识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顺序是怎样的?
在《论语·先进》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顺序是:子路最先发言,接着是冉有,然后是公西华,最后是曾皙,这个顺序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性格和孔子对他们的评价。
2. 为什么曾皙最后发言?
曾皙最后发言是因为他的回答与其他三人不同,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表达了从政的志向,而曾皙则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他的淡泊与超脱,孔子对曾皙的回答表示赞同,认为他更接近“道”的境界。
3. 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中等国家,使其在三年内变得强大;冉有希望治理一个小国,使其百姓富足;公西华则谦虚地表示愿意在宗庙祭祀中担任一个小角色,三人的志向都体现了他们对从政的热情,但孔子对他们的评价各有不同。
4. 这段对话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这段对话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通过让弟子们自由表达志向,了解他们的性格和追求,并给予不同的评价和指导,孔子更欣赏曾皙的淡泊,说明他不仅重视从政,也重视内心的修养与境界。
本文来自作者[泪染素衣]投稿,不代表金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oumedia.cn/zlan/202503-67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锋号的签约作者“泪染素衣”
本文概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回答顺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先进》篇的一篇,记录了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的对话。在对话中,孔子首先发言,他提醒四位弟...
文章不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回答顺序 子路曾公西华侍坐原文朗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