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怎么区分上下联
从右往左念,先是上联,后是下联。汉语普通话有四个读音,第一声、第二声统称“平声(不升不降)”。第二声、第三声统称“仄声(不平就叫仄)”。对联讲究平仄结伴,就像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样,平仄结合,读起来好听。区别上下联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听平仄”。一般来讲,上联最后一个字多为仄声;而下联最后一个字多为平声。找到结尾是第一声、第二声的那句,就找到下联了。扩展资料对联的特征独特性和普遍性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 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 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 两部分成双成对。 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 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
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
寄生性和包容性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
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
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
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参考资料来源: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左右联
传统的对联中,一般上联是在右边,但也可以从横批上判断,如果横批是从左往右念,上联就是在左边,反之上联就是在右边。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几个方法来区分上下联:
平仄方法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的最后一个是三声和四声的话,那就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的话,那就是平声。
张贴方法区分,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对联怎么区分左右上下联
步骤/方式1
对联最基本的原则是“仄起平收”,就是说一幅对联的上联末字是仄声字,下联末字是平声字。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即三声和四声。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即一声和二声。如“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福”是古仄声,是上联末字;“金”是平声,是下联末字。
步骤/方式2
对联的左右区分: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左右是从门或者楹的方向来判断的。如果从贴对联人的角度看,则是上联在贴对联人的右手边,下联在贴对联人的左手边。
相关知识
1. 对联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读?
答:传统上,对联是从右往左读的,也就是说,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不过,随着现代书写习惯的改变,有些对联也会从左往右读,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如果你不确定,可以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一声或二声)。
2. 怎么区分上下联?
答:区分上下联主要看最后一个字的声调,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三声或四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一声或二声),上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最后一个字“寿”是四声,属于仄声;下联是“春满乾坤福满门”,最后一个字“门”是二声,属于平声。
3. 贴春联时怎么区分左右?
答:贴春联时,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这是根据传统书写习惯从右往左的顺序来的,如果你不确定哪边是上联,可以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声调来判断:仄声的是上联,平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方向也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写的,那么上联就在右边。
4. 现代春联的贴法和传统有区别吗?
答:现代春联的贴法基本遵循传统,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不过,有些现代春联的横批可能是从左往右写的,这种情况下,上联也可以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但为了尊重传统,大多数人还是会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来贴,如果不确定,可以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声调来判断上下联的位置。
本文来自作者[姿妮]投稿,不代表金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oumedia.cn/zlan/202503-69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锋号的签约作者“姿妮”
本文概览:对联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怎么区分上下联从右往左念,先是上联,后是下联。汉语普通话有四个读音,第一声、第二声统称“平声(不升不降)”。第二声、第三声统称“仄声(不平就叫仄)”...
文章不错《对联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怎么区分上下联 贴春联怎么区分上下联左右》内容很有帮助